部署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近日完成首次海上补给。我们的船又“出发”了。网友:现在这些歌词该改了。军港的夜晚很安静。轻轻摇晃战舰的不再是海浪……唐山舰第一次护航任务的轨迹已经看不清了。 10月18日,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进行编队驶入南海某海域以来的首次海上补给。海上补给编队已制定详细补给方案,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训练。整个补货过程安全、顺利。据悉,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主要由北方战区海军兵力组成,包括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导弹驱逐舰唐山号(首次执行护航任务)、导弹驱逐舰大庆号护卫舰(执行第二次护航任务)、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太湖号(第五次护航任务)各舰海战轨迹的延伸,也是海军远海训练能力不断提升的明显例证。 “常态战备+系统训练”海军常态化远海训练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海军定期开展远海实战训练,参加各类空战。中、水面、水下联合训练将不断增多,时间和频次不断增加,距离范围不断扩大,逐步远离“远海常态化抗阻系统+训练”新模式。海军某部门敖峰表示:“现在的军港经常看不到一些舰艇在港,大部分舰艇留在海上执行任务。”港口里不再只有海浪轻轻摇晃着战舰。 “在海上呼叫军舰,甚至岸上的客人,都成了标准。”今年6月,海军组织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进行实战海战训练。此次演练参演兵力数量和大机动面积难度均创历史新高,重点海上部队强化高海战备训练取得丰硕成果。今年,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相关海域执行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近年来,海军将远海战备训练任务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专项研发加快发展综合能力,全面支撑船舶远距离航行。海军各系统融合不断深化实战训练,突破最长海上探测距离、最长水下巡航时间、最快空中突防速度等极限力量。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大大提高。技艺是在风浪中磨练出来的,伟大的能力是在大海中磨练出来的。为人民海军点赞!来源: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