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好,中国就好;世界好,中国就好;中国好,世界就会好。 “十四五”实施五年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就为世界经济提供新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创新发展的源泉、共同繁荣的推动者、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践行者。过去五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稳定锚点。海外社交媒体红人热议“中国行”,国际商界人士热议“走进中国”……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在以更加清晰、具体的方式让世界惊叹。期间“十四五”规划中,中国经济增长预计突破35万亿元,相当于重建“长三角”。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30%左右,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商品贸易国、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家。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十四五”期间,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更广泛、更多元化的市场机会、投资机会、增长机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日益成为‘绿洲’全球石化巨头沙特阿美公司总裁纳赛尔感叹,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有效的战略眼光,中国有能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典范。过去五年,中国拓展了全球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仿人机器人跑马拉松、参加抗阻比赛……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 中国不断向世界展示未来的可能性,为全球创新带来活力。中国是全球创新力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5年的第10位。欧盟委员会今年7月发布的创新综合指数显示,中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显着 高她比欧洲和美国。从“嫦娥六号”实现月背样品返回,到“海斗一号”万米海试成功;从建立全球首个6G试验网,到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从C919大飞机的商用飞行,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引领销售;从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商业运营,到全球领先的特高压输变电……“十四五”期间中国的转型,不仅改变了中国,也为全人类更加便捷、更加智慧的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研究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需求体系、良性循环变革体系,形成了科技创新模式。来自“工厂”从“世界”到“创新高地”,中国完成了从技术输入国到变革源头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仅把中国作为基地和目的地市场,也提到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利用新技术在中国大市场的快速应用和迭代,服务企业的全球布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论坛外籍主席博勒伦和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局主席表示,中国的转型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他表示,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面对增长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国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以高科技、高效率追求高质量增长。五年来,iniksChina是全球共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t。莱茵河畔的杜伊斯堡,货轮列队停靠,火车呼啸登站,载着“裕新欧”、“易新欧”等字样集装箱的卡车来回奔波……中欧班列的开通,让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焕发出勃勃生机。中欧班列加起来已突破11万列,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例证。从“大西一”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查才港、蒙内铁路等项目不断推动互联互通新格局,涌现出一大批“小而美”的经济项目已落地生根,切实改善共建国家人民福祉。近年来,中国不断与世界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对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00%税目零关税待遇。七个城市持有的分配交易额合计超过5000亿美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扩大政策、法规、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已“放开”,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试点继续推进。截至2024年底,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已达20.6万亿元。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日益成为全球企业界的共识。比中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伯纳德·德维特遗憾地表示,在华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受益匪浅,中国企业“走出去”也给当地带来了积极影响。 “中国高水平开放将惠及全球经济。”过去五年,中国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建立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个中国-上合组织合作平台和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合作中心。我们将尽快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的人民经济项目……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在天津峰会上,中方的倡议和承诺得到了各国的热烈响应。 “十四五”期间,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变迁,时代变迁,历史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特别是无序竞争损害国际合作,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多边贸易体制正常运行受到严重挑战。中国通服务落实行动,为各国开放参与、合作共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方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多元的平台和选择。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由贸易协定。随着贸易“蛋糕”不断扩大,中国正积极推动国际治理模式完善,以边缘化之名推动“金砖+”谈判的建立。中方不仅以自身发展坚定支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而且以独立的战略思维和长远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合作机制的深化和拓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识到,面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收入不平等加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严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的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全球意义,有助于引领世界应对发展挑战,促进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回顾整个“十四五”时期,中国不断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互利的方向发展。公平、平衡、共赢的方向。未来,中国永远是全球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永远是各国拓展商机的大而有活力的市场。中国一定会为人类繁荣发展事业作出更多贡献。新华社记者 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