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心不讲金”的习俗已深入广东人心!佛山顺
发布时间:2025-10-17 10:20
“这两天,广东佛山顺德一对在网络上走红的夫妇结婚了,他们没有给客人收礼,而是把红包叠起来返还给客人……”10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文明办赞扬了广东佛山夫妇的好做法。 “我从小就和父母一起参加婚宴。这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看到网友点赞,新娘吴嘉欣公开表示,对家乡的淳朴风俗感到非常自豪。婚俗习俗与时俱进,文明新风吹遍城乡。两年来,省文明办牵头实施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项重大行动,建立健全了“11234”文明乡村建设体系,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求。农村管理、新式婚姻安排、简易丧葬安排等深入人心。为什么“只拿红包不拿钱”? “没想到不收红包会成为热门话题,因为顺德人总是这样做。” 10月16日晚,因“只压红包,不收钱”而在网络上出名的新娘吴嘉欣表示,自己很惊讶。 1992年出生的吴嘉欣和新郎都是顺德人。这场引起全网关注的婚礼于10月11日举行,邀请了约600名亲友共同见证了幸福。“当我们给他红包时,他没有接受,只是抓起红包,折了一个角,还给了我们。”参加婚礼的宗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感到温暖。他坦言,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而新娘的话,“一切都“想来想去”让他深深明白,红包是祝福的象征,收到这样的心就足够了。吴嘉欣透露,自己以前是一名主持人,父母都是普通退休工人。他不收红包并不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优越,而是因为顺德“重团圆、重礼”的传统。“我和家人一起参加婚宴。” 从我小时候起,每个人都这样做。于是朋友给我发了视频,我发现其他地方的网友都对这个习俗赞不绝口。”看到网友点赞,吴嘉欣表示,自己为家乡的习俗感到自豪。事实上,在顺德乃至整个佛山市,“讲心不讲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仅是婚宴,还有乔迁宴、满月宴等。 酒、寿宴也都会遵循这个方法OD。大家都认为请客是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享受欢乐。 “本地朋友都知道我们不收礼物,有的会准备一些巧克力之类的小礼物。外地的朋友第一次参加可能会很惊讶。”至于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佛山人中最流行的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佛山一群靠做生意致富的个体户,举办婚礼时会在请柬上提前写上“不送礼”,主动卸下亲友的重担。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做法逐渐被更多市民认可和效仿,敬酒不收礼的习俗也逐渐在佛山流传开来。久而久之,无论是婚宴、生日宴还是满月酒,不收红包或只收小红包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惯例。佛山乌沙街,已成为佛山一道特色文化景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践行文明红色新潮流,折角归来,喜迎新婚祝福。在广东,这不仅是新婚夫妇和顺德的好做法,也是“重行为不做事,重心不重钱”的新风尚深入人心、深入淳化风土人情的亮丽一面。近年来,广东各地大力弘扬“重心不重金”的传统,弘扬互助互爱的理念,让这些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好风俗得到传承和践行,让更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和“八公道”包走红荧幕。网友建议学习广东,留言“新年红包好”有心,不要放弃!”江门女孩小陈这两年参加了很多朋友的婚礼,她说:“有的邀请亲朋好友到几桌热闹热闹的结婚,有的则参加集体婚礼,一起爱树、旅行结婚。”一切都不讲究外表、攀比,但都是有意义的。”在茂名,以往农村一年一度的祭祀、祈福、宴饮等民俗活动不断注入体育健身的传承、师生的帮助等新内涵。 援助。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长期的努力。近年来,广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推动省市两级文明行为规范在移风易俗中的推广,为移风易俗提供强有力的严格壁垒和法制保障。下一步,广东将继续把风俗习惯的转变作为推动城市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路径,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实施针对性政策安达拉,决心革除旧习、弘扬新文明风尚。南方日报记者 姚姚 江晓敏 齐雷 欧阳少伟